法界佛教總會logo 美國法界佛教總會臺灣網站

DRBA English法總中文網站法總越南文網站

智慧之源
Source of Wisdom

目錄智慧之源•第329期 105年9月20日出版

2016年法界學堂夏令營
2016年法界學堂夏令營
2016年法界學堂夏令營

生活中的弟子規

◎二○一六年法界學堂夏令營小記

法界佛教印經會秉持的宣公上人的教化,以道德教育為本,生活教育為輔,成立周末學校──法界學堂。法界學堂沒有雄厚的師資團隊與富裕的教學設備;有的是明確的核心思想,慈悲的法師,熱心的家長與歡樂的學生。法界學堂是一所「類私塾」,走的是傳統路線,男女分班,目前有三個年級:少年(少女)班、兒童班、幼幼班。除了室內課程之外,還不定時舉辦校外教學,每年的夏令營是學童與家長共同期盼的活動。

夏令營自七月一日至四日在花蓮彌陀聖寺舉行。這次夏令營的主題為「弟子規實踐生活營」,期望孩子們能將之前所學的十五堂《弟子規》課程,在生活上自然的運用實踐。

學生分為四隊,男生、女生各兩隊,每一組成員均跨齡組成,少年班、兒童班和幼幼班的學生,互相學習並扶持。每隊由年長者擔任隊長和副隊長,他們就是小保姆,得負責管理團隊秩序並協助幼齡孩童;每堂課下課後,須帶領隊員做場地善後與打掃。隊長與副隊長都必須以身作則,並發揮同理心與互助心;隊員亦須服從隊長與副隊長,不得無理吵鬧,以落實「兄道友,弟道恭;兄弟睦,孝在中」的明訓。

都會中的孩子對大自然鮮少接觸,為補其不足,這次安排三堂十分有趣的室外課程;第一堂是「採筍趣」,配合時令,讓孩子們去竹林中觀察並採筍,沒想到,孩童的觀察力十分敏銳,不一會兒的功夫,就採了滿滿三車的筍子,成就感十足。

第二堂是讓孩子們蒙起眼睛,雙手搭在同學的肩膀,成一縱列,赤足行進,訓練信任感的建立與維護,同時體察赤足接觸大地,感受泥土、地形、小草與各種的落葉。然後每個孩子被個別帶到一顆樹前,讓其感受環境,之後團體集合,拿下眼罩,每人需找到自己的那棵樹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認知訓練,剛開始有些孩子因不習慣赤足或因調皮而哇哇大叫,慢慢的,大家開始專注自己的足下並體驗微風拂面與陽光灑在皮膚上的和煦。扎腳的時候,有的孩子口中呢喃「看破,放下」,有的孩子默默忍耐,漸漸的,整個隊伍安靜了下來,因為孩子們都享受於中。第三堂課是認識植物,要孩子們用眼睛看、用手去摸、用耳朵聽、用鼻子聞、用口來嚐、用心去體會。

平時孩子們所喜愛的美創課,這次課程是葉片拓印,孩子觀察自行採擷的各種葉子的形狀與脈絡,思考如何設計布局與色彩運用。特別的是,這次讓學生拓印在帆布背袋上,這個自己設計圖樣的帆布背袋不僅是夏令營的紀念品,也是日後法界學堂的上課書包。背包的設計不僅兼具美觀與實用,更有許多貼心的設計,這些背包均由家長逐一細心車縫。

許多家長將兒女教養的責任,寄望於學校或佛教讀經班。然而,一周七日共計一百六十八小時,孩童上學佔四十小時,周末學校佔四或八小時;其餘約一百二十小時多是在家長身邊,換言之,多數孩童約有百分之七十的時間是和家人在一起的,由此可見家長的身教殊為重要。法界學堂的一個特色就是家長參與,家長不但就個人專長參與授課,同時也參加法界學堂家長讀書會,和孩子一起成長。家長亦需持續學習與成長,要學習實踐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,也要學著如何「易子而教」,更重要的是要作為孩子的好榜樣。

這次夏令營有兩場的話劇表演,第一場由所有的老師與家長擔綱演出,內容係依《弟子規》編排成五個生活短劇,但都是錯誤的示範,要請各隊自行討論並找出錯誤的地方。老師與家長生動活潑的演出,整場笑聲連連,但卻也發人省思。隔天由四個團隊抽籤表演類似的內容,要孩子構思如何在生活中落實《弟子規》;這是一個不容易的考驗,孩子們前一天晚上抽籤得知主題,旋即需設想劇情、角色扮演,而且必須全員參與,有的隊伍中三分之二的成員都是幼幼班,困難度更高。然而天下無難事,孩子們的創作與演練是令人驚豔的,他們的詮釋非常自然,演出投入,因為《弟子規》早已在他們心中扎根了。

第三天的晚上,安排了點燈晚會,一開始由幼幼班、兒童班、少年班的學生分別表演舞蹈,那是音樂與舞蹈的結合,小朋友們跳得非常開心,這可說是這學期法界學堂音樂課的成果展現。點燈晚會中,大家紛紛說出這次參加活動的心得,滿滿的感想,滿滿的感謝,滿滿的感動。這次的活動有賴大眾共同成就,香積組由年過七旬的美嬌師姊帶領著來自台北、屏東、花蓮的四位師姐整日在廚房忙碌。夏令營成員一行五十幾人,這群發育中的大中小孩們,一天四餐,胃口奇佳,香積隊用心變化食材,讓孩子們吃得營養又美味。

大家都說夏令營有學到、有玩到,也有吃到,孩子們都說四天三夜的活動時間太短了,反觀老師與隊輔(沒有授課的家長)還要經常開檢討會,早起晚睡,並要授課或全程陪同孩子學習與玩耍,更要盡到照護之責,是體力與耐力的考驗,但是每個人的心中滿是雀躍與感恩。

彌陀聖寺的常住眾看著這群家長與孩童,從去年看到今年,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與懂事。每日早晨孩子們向法師、家長請安問候,他們的一言一行,都很自然的與《弟子規》相呼應,「首孝弟,次謹信;汎愛眾,而親仁」。營隊是混齡生活,並有家長同行,小朋友們對長輩的態度溫文有禮,同一隊中的大小成員彼此相互照顧、友愛,對其他隊別的同學也不吝分享快樂與加油支持,雖然把孩子們分成四隊,卻無礙他們的整體相互團結與照護。父母們也都主動關懷著每個孩子,每有幼幼班的小娃哭鬧,若大哥哥大姊姊安撫無效時,距離最近的老師或隊輔即刻趨前將小兒擁抱入懷,把每個孩子當成自家娃兒來照顧。整個團隊「人不獨親其親,不獨子其子」,《弟子規》是生活的基本態度也是為人根本,有道德的人,才能為社會帶來正面之影響。

隊輔老師 劉建松

今年花蓮彌陀聖寺的四天三夜夏令營終於圓滿落幕。此次夏令營有別於往年,此次共分四組團隊,每一組都由大朋友及小朋友組成,團體生活,由大朋友帶小朋友,小朋友向大朋友學習。在過程中,或許剛開始表現不盡理想,但經過法師及各位老師教導,也漸入佳境。這次夏令營,我的一個心得及想法,就是雖然是小朋友的活動,但卻也是大人與小朋友相互學習的過程。我個人認為稱它為「品德生活學習營」更為貼切。生活上,弟子規教育是需要家長與小朋友相互的學習,而不只是一眛都在指正小朋友的錯誤行為,有時大人犯錯,小朋友都已潛移默化,學習到錯誤的觀念,因此,日常生活裡大人更需要學習弟子規教育。這次夏令營能夠順利圓滿完成,要感恩諸佛菩薩、上人,及各位法師給我們這麼好的環境,讓我們可以學習,感恩各位老師及家長辛苦的安排課程活動,最後要感恩這些孩子,因為有你們,讓我們去學習如何當一個父母。感恩!阿彌陀佛!

隊輔老師 陳華苓

這是我第一次到花蓮彌陀聖寺,白色的觀音雕像矗立在綠意盎然的山間,讓人的心裡充滿了寧靜的味道!這裡果然是一個適合修身養性的好地方!接著幾天的勞動過後,發現娑婆世界裡的任何地方,果然都有苦澀的滋味,包括這裡──天氣這麼熱、小孩這麼皮、山路這麼長……修行果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要比誰的忍功強,要比誰最吃的了苦,還有那一顆最初發的心到底在不在,短短的幾天裡,讓我深刻的體驗到這些從無到有,而且在人力、資源有限的情形下,建立跟維護一座道場是多麼的不容易!我們真的該好好的反求諸己,在那麼好的環境之下,平日到底用功了沒?上人說:「修道不要貪快!」所以我們平日就要以平常心去做,利用零碎的時間也可以念念佛,所謂「行住坐臥都是修行」,初而勉強,但久成自然。阿彌陀佛!

隊輔老師 莊果藝

今年法界學堂的兒童夏令營如往常一樣在花蓮彌陀菩提園區舉行。不一樣的是今年有實踐弟子規的主題,從晨起到入眠,如何獨立打理自己一天的生活,還要實踐恭敬師長與照顧幼小,青少年要照顧幼兒,兒童們也會彼此幫忙,甚至協助照顧幼兒。對我而言的另一個不一樣是,法師安排我當隊輔,廿四時跟這些孩子們在一起。這四天三夜,除了幼兒有時太累了或者想要依賴父母而哭泣外,沒有看到誰情緒失控的,真是不容易的過程。有時候青少年依著小孩遊戲的天性,玩得既開心又瘋狂,突然想到幼兒隊友呢?還要學習耐著性子,忍受幼兒們的胡鬧和課程或遊戲進行中的脫軌演出,趕快把他們帶回來,並幫助他們完成任務,儼然像個小媬姆。有時候當隊輔的我,都覺得耐心消耗殆盡,想要逃進廚房忍受高溫參加香積組。照顧人,尤其是小孩,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就是要忍耐、忍耐、還是忍耐,突然覺得長輩真偉大。這個經驗令我反思:「假如『抱怨』表示我覺得別人給我的不夠多,對我不夠好。那麼別人對我的忍耐,忍耐我的脾氣、忍耐我的錯誤、忍耐我帶給他的挫折……這些我當下不一定看得見,甚至常常是忽略別人的感受──算不算也是別人對我的給予呢?」如此想來,平凡的日常生活裹,著實沒什麼好抱怨的,倒是該常常提醒自己「感恩」。

音樂老師 王馨瑜

今年是第二次參加法界舉辦的夏令營,不論對孩子或大人而言,這都是大家心裡非常期待的日子,所以今年我們又是全家滿心歡喜地參加2016年法界夏令營。唯獨與以往不同的是,今年我加入了夏令營晚會活動的規劃,在這當中有機會和法師及老師們,共同討論夏令營活動規劃事宜,這讓我了解一個成功的活動,原來需要這麼多人的付出才能圓滿完成。我看到了法師們的用心良苦,老師們不斷地用心策劃各項活動,還有辛苦為大家默默付出的香積組,以及在彌陀聖寺所有照顧我們的志工們,我被大家無私的奉獻所感動。除此之外,今年讓我更有感觸的是,法界少年班的大哥哥大姐姐們,沒有你們的付出,所有的活動可能沒辦法這麼順利地進行,你們用一顆溫暖的心,照顧弟弟妹妹的一舉一動,著實令所有的媽媽們感動,相信在你們的帶領下,法界的這些小樹苗,有一天一定會長得跟你們一樣好。感恩諸佛菩薩、上人的加持,感恩慈悲的法師們,讓我們能在這麼好的大家庭共同修行。每每來到彌陀聖寺,總讓我有回到家的感覺,彌陀聖寺的一草一木,以及所有的眾生都與孩子結了緣分,他們愛這裡的一切,並且期待著下一次的相聚。